美媒爆料美国推迟瑞士5套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交付,转头优先供应乌克兰,背后由德国支付账单;俄军立刻以单日700枚导弹的“饱和打击”回敬。
美国突然截胡瑞士订单,将5套“爱国者”转送乌克兰,德国被迫买单。特朗普直言:“这是生意,欧洲该掏钱了!” 此前他刚暂停对乌军援施压和谈,两周后态度逆转,美媒揭露真相:普京在通话中拒绝让步,特朗普被“激怒”,决定用武器逼俄回到谈判桌 。
北约国家被绑上战车。德国自掏腰包50亿欧元采购“爱国者”,但本国仅剩6套防空系统,连本土防御都捉襟见肘;澳大利亚紧急交付49辆“艾布拉姆斯”坦克,希腊军火库存也被美国盯上,计划拆借援乌 。军援变成“拆东墙补西墙”,欧洲多国防空网濒临裸奔。
更危险的是技术升级。德国不仅提供数百枚远程导弹,还把能兼容西方多型导弹的发射平台送到前线。乌军借此量产“雷霆-2”弹道导弹——这种17年研发停滞的项目突然投产,背后是西方核心技术的输血 。
俄军的“甩巴掌”战术:导弹产能碾压北约钱包
俄军不再试探,直接亮出底牌:
单日投放741架无人机+导弹混编袭击,专挑乌西部军火枢纽利沃夫。廉价“见证者-136”无人机(单价2万美元)诱骗乌军开机防空,再用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精准摧毁“爱国者”发射器——一套价值12亿美元的系统瞬间报废 。
汽车厂改无人机车间、拆解库存S-300导弹零件造X-101巡航导弹,朝鲜供应火药、伊朗提供引擎,月产破千枚 。俄国防部通报:一周摧毁乌方1300架无人机、28枚导弹,控制10处居民点 。
俄军猛攻铁路网,逼近乌克兰第二大煤矿克拉斯诺利曼斯卡娅。这座年产量数百万吨的煤矿一旦失守,乌工业命脉将遭重创 。
消耗战死局:谁先扛不住账单?
军费飙至1700亿美元/年,占财政三分之一。为维持战争疯狂印钞,引发恶性通胀,利率暴涨击垮民企 。前线的“人肉冲锋”难掩后勤短板:乌军无人机夜袭俄南部罗斯托夫州铁路枢纽,爆炸火光映红夜空,这条通往克里米亚的补给命脉遭重创 。
乌军宣称79.8%的拦截率实为“惨胜”。为击落一架2万美元无人机,需发射400万美元的“爱国者”导弹。空军日均升空5次拦截,飞行员累到坠机 。德国已拒绝追加防空系统:“我们只剩6套,连北约义务都难保障!”
特朗普设50天停火通牒,威胁对俄贸易伙伴征收100%关税,但欧洲无力填坑。德国总理默茨坦承:“美军转向亚洲,我们不能再搭便车” 。欧盟急推第18轮制裁,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压至47.6美元/桶,却遭印度炼油厂反制——俄油经加工后照样流入欧洲 。
配资门户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